在股市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战场中,无数投资者都在苦苦探寻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,希望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走势中找到规律,获取收益。而缠论,就是这样一种备受关注却又常常让人觉得神秘莫测的理论。
缠论,全称为缠中说禅理论,是由网络博主“缠中说禅”所创立。它并非是简单的技术分析方法,而是一套融合了哲学、数学、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,构建出的独特交易体系。
缠论的基础从K线开始。K线,大家都不陌生,它记录了股票在一定时间内的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和最低价。在缠论里,通过对K线的组合分析,定义了顶分型和底分型。顶分型由三根K线组成,中间K线的高点是三根中最高的,低点也是三根中最高的,它往往意味着上涨趋势可能即将结束;底分型则相反,中间K线的低点是三根中最低的,高点也是三根中最低的,通常预示着下跌趋势可能即将反转 。这就像是给市场走势标记了一个个关键的转折点,让投资者能初步判断市场的短期趋势变化。
关键结构:笔、线段与中枢
有了分型,再进一步就是笔和线段。笔是由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的连线构成,且顶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一根独立K线。简单来说,从底分型到顶分型的连线就是向上笔,从顶分型到底分型的连线就是向下笔。线段则是由至少三笔组成,并且线段的破坏也有严格定义,只有当新线段的形成才能确认原线段结束。这使得对市场走势的划分更加细致和准确,能帮助投资者把握中期的趋势走向。
中枢是缠论的核心概念之一。它是指某级别走势类型中,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。比如在日线级别中,由三个连续的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重叠形成的区域就是日线中枢。中枢代表了市场在某一价位区间的多空力量平衡状态,当股价离开中枢后,就有向中枢回归的动力,这就是所谓的“走势必完美”。通过对中枢的分析,投资者可以判断市场的强弱和趋势的延续或转折。
交易策略:背驰与买卖点
背驰是缠论中判断买卖点的重要依据。简单来讲,背驰就是指在股价创新高或新低时,对应的技术指标(如MACD)却没有同步创新高或新低。当出现顶背驰时,往往是卖出信号,意味着股价上涨动力不足,可能即将下跌;底背驰则是买入信号,表明股价下跌动能衰竭,可能即将反弹。缠论根据背驰和走势结构,精确地定义了第一类、第二类和第三类买卖点,为投资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时机。
比如,第一类买点出现在下跌趋势中,是底背驰后的买点;第二类买点是在第一类买点之后,股价回调不创新低时的买入机会;第三类买点则是在股价突破中枢后,回抽不回到中枢内的买点。这些买卖点的判断,让投资者在交易中有了明确的规则和依据。
缠论为投资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理解市场的大门,它用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,对市场走势进行了深入剖析。当然,要真正掌握缠论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投资者不断学习、实践和总结经验。但一旦领悟其中精髓,或许就能在股市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实现稳定盈利的目标。